小数乘法的应用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16 例9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探究过程,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即:阅读理解——图例解析——列式解答—— 总结反思。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直观思维导图分析和理解题意,让学生学会借助直观图形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3)借助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合理消费和节俭意识。
教学理念
1、数形结合。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要求学生将题中信息在思维导图中画出来,这样就更加形象直观地再现了数学信息。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
2、建模思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建模,给学生渗透模型思维。这里的模型思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象建模。初学可能需要画图,熟练之后不必画图也能在脑子里再现图形表象。二是方法建模。就是针对分段计费问题形成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流程:
一、精彩五分钟(口算 全做对的可获得3颗铜星):
4.5+2.7 33+25 4.5-18 15.5-2.5 4.2×2 6.5+2.17 23×2
56÷7 1.6×3 72÷9 15×3 1.5×2 25+3.2 1.2×3 14.5-14
二、探究新知 出租车的计费问题。(出示情境图)
学收费标准:3km以内7元;超过3km的,每千米1.5元。 (不足1km按1km计算)
1.读题,说题意。
问: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3km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
(生1:也就是行驶1.5km、2km……2.9km、3km都只缴7元。生2: 行驶里程在0—3km时,费用都是7元) 问:“超过3km,每千米1.5元”这是什么意思?
2、用思维导图画出数学信息。
小组合作活动: 合作要求: 根据你对这道题的理解,用你喜欢的图形把数学信息画出来,好吗?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图,或线段图,或方格图等等) 每小组合作画一幅思维导图并选一代表展示讲解,组内成员补充。 根据表现,小组可获得铜星5颗、4颗、3颗不等)
如下图示:
3、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展示并讲解(投影) 学生讲解
重点展示:把7km分成3km以内和3km以外两部分,分别算出需要的钱数,然后加在一起算出要付多少钱。 7+1.5×4 =7+6 =13(元)
4、梳理总结,方法建模:
师:同学们,怎样才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方法?
(出租车的计费,由于每千米的单价不同,要分段计算出费用,最后再把各段的费用加起来。)
5、星级评价。
三、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情境:(每做对一题得3颗铜星)
1、自来水分段计费。 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打电话分段计费。 某地打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钟内收费0.22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1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妈妈一次通话时间是8分29秒,她这一次通话的费用是多少?
3、洗照片分段计费。
五(1)班35名师生照合影。每人一张照片,一共 需付多少钱?
四、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题意(思维导图 数形结合)?如何解答此类题目?(再次方法建模) 星级评价统计。(6颗铜星可换1颗银星,累计5颗银星可换1颗金星。评选最佳学习小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