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临死前的严监生》课堂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这个片段选自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本片段虽然短小,但是作者吴敬梓却通过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巧妙运用一连串的表达方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吝啬鬼严监生,是我们学习刻画人物的绝佳范本。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基于这样四个基本理念: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iPad电子电子书包和网络环境,形成基于网络和电子技术的开放学习空间,充分开放学习空间,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学习的结合,使学习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将学生思维训练作为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重点,把握学生思维的脉络,从相对具有逻辑严密的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建立形象思维的直观的人物形象,再到感受作品的表达目的,从而获得顿悟,得到认知和表达的灵感,感受学习和认知提升的快乐,锻炼思考的习惯;三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摒弃碎问碎答的教学模式,将全课划分为三个主要板块,每个板块都是以学生基于iPad电子书包和网络使用实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为主,教师尽量“隐藏”到“幕后”,只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一点必要的帮助或点拨;四是突出语文课的本体,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本文表达方法的探究上,并通过表达方法的探究,丰满对人物形象的感受,指导学生今后的习作,初步掌握阅读类似文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感悟人物形象、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制作简易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益智导入:玩个游戏,看谁反应快,游戏名字叫“猎枪打兔子”。大家看,简单的手势就能表示一定的意义,这是猎枪,这是兔子。我再考考大家,看谁反应快,猜猜这个手势表示什么意思?你真棒,我为你点赞; OK,好,没问题。最后一个——表示数字2,还表示:耶,高兴,胜利。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个人就做了这样一个手势,他想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个人叫严监生,我们见到的是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齐读课题。
第一板块:“初识”严监生
一、展示导入 :
1、好,干脆利落,尤其是这个多音字读得非常准确,监,读四声,再读。这篇文章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
2、“监生”是一个专用名词,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监生”呢? 出示关于“监生”的解释资料:明清两代在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校)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为监生。你还知道哪些表示读书人的名称?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虽然我们大体上能够理解,但是有些词语和现在略有不同。学生自主汇报课前预习的字音。
了解通假字“那”“记”“已”的用法。网络化检测词语意思对应。
二、指名读文
(一)思考
1、文章描写了严监生临死前的种种情景,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于iPad上面的标画,随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概括)
(1)临死前身处两个手指头、不肯断气的情景。 (2)三次摇头、一次点头的情景。
(二)分析
1、两个手指头
出示文字: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1)这是严监生临死的那天晚上伸着两个手指头的情景。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快要死了,话都说不出来,却非得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放下,就是不断气,你觉得这两个指头可能代表什么呢?
(2)而事实上,严监生的两个指头代表着什么呢?(两茎灯草)是啊,不是自己的亲人,不是巨额的财产,也不是没做完的事,竟然是两茎灯草!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啊!
2、三次摇头、一次点头
接下来,我们看看他的亲人是怎么猜的。
大侄子猜中了吗?生回答并板书:两个亲人
那二侄子猜什么?生回答并板书:两笔银子
奶妈猜什么?生回答并板书:两位舅爷
这三个人有没有猜中?我们能从哪些句子一读就明白!
生读句子1: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生:读句子2: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很很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生:读句子3: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1)出示诸亲六眷猜测语句,请各位同学同桌之间合作读:一人读猜测,一人读严监生的反应。看看你的朗读是否能让同学们仿佛看到严监生。
(2)合作:请四组同学起来,一个同学扮演严监生,另一个分别扮演大侄子、二侄子、奶妈和赵氏,一起通过阅读来重现当时的情景,看谁的朗读能让我们如见其人。谁想来读?
师:二叔,您莫不是还有两位亲人不曾见面?
生: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师:你都临死的人了,能摇得这么利索吗?
(师生再次对读,生进步)师:
抽生2分角色朗读:
师: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放在那里没有吩咐明白?
生: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很很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师:读得很好,可是还没有读到他的心里去。大侄子猜不着,二侄子又猜不着,你说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心理着急
师:着急啊着急,可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急。生再读-------齐读。
师:这时候,奶妈来了。(读句子:老爷,……)
生: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师:我想问一下,严监生这时候把眼闭着摇头,什么感觉?
生:稍微有点失望了
师:只是稍微有点失望吗?
生:他有些着急
师:只是着急吗?
生:他有些烦
师:非常烦了
生:已经到了绝望的地步了
师:已经到了绝望的地步了,是这个意思,他听了这话。预备读。
把三个句子都打到大屏幕上,你读着读着有什么发现。生自由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发现,严监生从头到尾一直在干什么?(一直摇头,三次摇头)。 “他就摇了摇头。他又摇了摇头。他还是摇了摇头。”
3、感受创作手法
(1)我们从这三次摇头、一次点头猜中了严监生此时的心里活动,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写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们还是猜出来了。我们是通过什么猜出来的呢?
(提示: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猜出来的。)
学法指导: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就是细节描写,是小说创作中描写人物的重要方法。
(2)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严监生的心理活动都是一样的吗?若是不一样,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体会严监生心理变化过程:失望——焦急、生气、愤怒——绝望——如释重负。这就是作者高超的艺术创作手法:同样是摇头,但三次摇头的描写却都不一样,表现的也是不一样的心理过程,这是多么细腻的表现手法啊!)
(3)开放网络搜索了解,对照课堂学习内容,补充意见。
第二板块 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
感受严监生的吝啬
在小说里,严监生是个很有钱的人,你知道他多有钱吗?(基于网络百度查询,出示原著资料)当你看到了严监生临死前的种种情形,了解了他的心理活动时,你想对严监生说什么呢?
你认为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 师板书:吝啬鬼 守财奴
教师小结:严监生那么有钱,这两茎灯草所耗费的灯油与严监生的财产相比简可以忽略不计。但恰恰就是这一茎微不足道的灯草,却让严监生迟迟不肯咽气。这就就制造了一种表达效果——讽刺。
小结:所以,后来人们一提到吝啬鬼,守财奴,脑海中就会跳出一个人来,那就是严监生;一说到严监生,就会想到他临死前的一个动作——伸出的两个手指头,想到他的三次摇头,想到他因为一茎灯草而不肯咽气。就这样,严监生成为我过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
第三板块 扩展阅读 、练笔
一、简介《儒林外史》的其他经典片段人物
1、其实,吝啬鬼的形象不仅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世界文学史上也有许多吝色鬼的形象,网络搜索古今中外吝啬鬼、守财奴的代表。
2、生自由读谈体会。
二、学法迁移,仿写训练
展示游戏比赛,iPad录像。请同学们根据今天学习的人物描写(神态、动作)方法,进行典型特点的描写。
三、推荐阅读
阅读《儒林外史》和世界塑造吝啬鬼的四部著作。
四、学习检测。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内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