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曰篇第二十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⑴。
【译文】尧[让位给舜的时候,]说道:“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到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着那正确罢!假若天下的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上天给你的禄位也会永远地终止了。”
舜[让位给禹的时候,]也说了这一番话。
【注释】⑴这一章的文字前后不相连贯,从宋朝苏轼以来便有许多人疑心它有脱落。我只得把它分为若干段落,逐段译注,以便观览。
曰:“予小子履⑴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⑵,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译文】[汤]说:“我履谨用黑色牡牛作牺牲,明明白白地告于光明而伟大的天帝: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去赦免他。您的臣仆[的善恶]我也不隐瞒掩盖,您心里也是早就晓得的。我本人若有罪,就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来承担。”
【注释】⑴予小子履——“予小子”和“予一人”都是上古帝王自称之词。从《史记•殷本记》中知道汤名天乙,甲骨卜辞作“大乙”,相传汤又名履。⑵帝臣不蔽——《墨子•兼爱下篇》此句作“有善不敢蔽”,但郑玄注此句云:“言天简阅其善恶也。”译文从郑。《墨子•兼爱下篇》和《吕氏春秋•顺民篇》都说这是成汤战胜夏桀以后,遭逢大旱,向上天祈祷求雨之词。《国语•周语上》引汤誓“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和这“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义近。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⑴。”
【译文】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我虽然有至亲,却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如果有罪过,应该由我来担承。”
【注释】⑴虽有周亲……一人——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宋翔凤说,“虽有周亲”四句是周武王封诸侯之辞,尤其像封姜太公于齐之辞。
谨权量,审法度⑴,修废官⑵,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译文】检验并审定度量衡,修复已废弃的机关工作,全国的政令就都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的国家,承续已断绝的后代,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的百姓就都会心悦诚服了。
【注释】⑴谨权量,审法度——权就是量轻重的衡量,量就是容量,度就是长度。“法度”不是法律制度之意。《史记•秦始皇本纪》和秦权、秦量的刻辞中都有“法度”一词,都是指长度的分、寸、尺、丈、引而言。所以“谨权量,审法度”两句只是“齐一度量衡”一个意思。这一说法,清初阎若璩的《四书释地》又续已发其端。⑵废官——赵佑《四书温故録》云:“或有职而无其官,或有官而不举其职,皆曰废。”这以下都是孔子的话。从文章的风格来看,也和尧告舜、成汤求雨、武王封诸侯的文诰体不同。历代注释家多以为是孔子的话,大致可信。但是刘宝楠《正义》引《汉书•律历志》“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说:“据《志》此文,是‘谨权量’以下皆孔子语,故何休《公羊》昭三十二年注引此节文冠以孔子曰”云云,则不足为证。因为汉人引《论语》,不论是否孔子之言,多称“孔子曰”。《困学纪闻》曾举出《汉书•艺文志》引“小道可观”(19.4),《后汉书•蔡邕传》引“致远恐泥”(同上)皆以子夏之言为孔子,其实不止于此,如后汉章帝长水校尉樊鯈奏言引“博学而笃志”三句(19.6),也以子夏之言为孔子之言,《史记•田叔传》赞曰“孔子称居是国必闻其政”,又以子禽之问(1.10)为孔子之言;刘向《说苑》引“孔子曰,君子务本”,又引“孔子曰,恭近于礼”,则以有子之言为孔子之言。甚至郑玄注《曲礼》、《玉藻》,以及王充着《论衡》,引乡党篇之文,都冠以“孔子曰”。则可见《论语》之书当时似别称“孔子”,如“孟子书”之称孟子者然。翟灏《四书考异》据《尸子•广泽篇》、“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云云,以为先儒以孔子杂诸子中;又据《论衡•率性篇》云“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中最卓者也”谓当时等孔子于诸子,其言不为无据(说本《诂经精舍三集》吴承志〈汉人引孔门诸子言皆称孔子说〉)。若此,则刘氏所举不足为证矣。
所重:民、食、丧、祭。
【译文】所重视的:人民、粮食、丧礼、祭祀。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此五字衍文⑴,敏则有功,公则说。
【译文】宽厚就会得到羣众的拥护,勤敏就会有功绩,公平就会使百姓高兴。
【注释】⑴信则民任焉——《汉石经》无此五字,《天文本校勘记》云:“皇本、唐本、津藩本、正平本均无此句。”足见这一句是因阳货篇“信则人任焉”而误增的。阳货篇作“人”,“人”是领导。此处误作“民”。“民”指百姓。有信实,就会被百姓任命,这种思想绝非孔子所能有,尤其可见此句不是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