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结构设计与低结构实施”:高效课堂的思与行
“结构”(Structure)一词,其实源于建筑学概念,是指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即所谓的“连结构架,以成屋舍”。
如果把这个概念移植到课堂教学中来,那就代表了教学活动环节内容、形式、实施与评价等构成要素间的程序化的程度。
进而言之,那些“目标指向鲜明,学生活动内容有严密的流程,教师作为组织者、调控者,控制整个活动走向和流程”的教学过程是“高结构”的,反之,那些“目标比较模糊笼统,学生活动的过程比较自由,教师的控制是比较间接和隐蔽”的教学过程是“低结构”的。
前者以对象获得预期的行为变化为主要取向,后者以对象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为主要取向。
高低结构为什么要结合——教育是生长,教学要合乎逻辑。
在提倡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今天,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高结构”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为这是违背教育本质的做法。
古今中外,对教育的界定异彩纷呈。但是,在这些众说纷纭的阐释背后都有一个共识,都认为教育的对象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是有思想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个体,而不是一个无生命的容器,意味着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就会茁壮成长。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说: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需要很长的一个周期,而不能像工业一样立竿见影,批量生产。
第二个意思是说: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差别化对待,不同的农作物对气候、对土壤、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培养也是如此,不可能像工业产品批量生产,整齐划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施教育的过程本身一定不能是“高结构”的。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自发、个性化的“生长”,绝对不是标准化的工业“生产”。
那么,将教学过程完全变成“低结构”就是否能解决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
所以,学习者随意阅览、上网聊天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也不是教学。教学是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完全的“低结构”教学是以牺牲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为代价的,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
由此可见,一方面,为了促成生命的自然成长,教育的目标是在原生状态下的发现和生成,而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指向性很强的活动,学科教学的任务达成又需要系统、严密和逻辑,所以,两者需要有机地进行融合。
我们提出,课堂教学不能追求纯粹的“高结构”或“低结构”,而是应做到“高结构设计”与“低结构实施”的相结合,只有这种“高低结合”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科教学与学科育人的统一。
什么是高低结构结合——眼里有目标,手中显智慧
那么,课堂教学要“高结构设计”与“低结构实施”相结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古人曾说“胸中有成竹,笔下起烟云。”意思是作画做文章时,心中预先要对全局结构有充分的思考、设计和把握,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才能依据当时的情境、心情,顺势而为,一挥而就。
这一点与课堂教学其实是相通的。我们追求的课堂是教师“眼里目标清晰,手中智慧灵动”的课堂,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眼高手低”。
“眼高”是指“高结构设计”,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对课堂教学目标有清晰定位与把握,对课堂内容呈现的时序和组织形态有完整的考虑,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生成性问题有充分的准备。
期间,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脉络、突出知识的有序性和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说,这些东西是高结构的、严谨的。
而“手低”则是指“低结构实施”,即在方法和技术层面,体现在教师对民主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充满支持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建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对生成性问题的灵活把握,对课堂活动过程的充分投入,教师尽可能采取低结构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高结构设计”与“低结构实施”不是并列关系,前者实际上是为后者服务的。前者是内隐的,指课前的充分的周密的准备,后者是外显的,指课堂的生动的鲜活的呈现。
“高结构设计”是手段,“低结构实施”是目的,这个目的清晰地指向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潜能的开掘和学科情感的激发。
低结构的课堂生成,是在高结构设计基础上的具体课堂教学,既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空,又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产生思维互动。
高低结构应该怎么结合——预设于课前,生成在课堂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高结构设计与低结构实施”具体是如何进行的呢?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我们摸索出了两条主要实施路径:课前教师精心预设情境与载体,课堂营造开放包容的氛围。
1高处创设情境,低处留足空间
要做到课堂“低结构实施”,关键是课前教师需要提前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搭置合理的层次台阶,提供恰当的原型,预设巧妙的点拨,通过这一连串的准备工作,设计好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等到上课铃响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却都是学生的。
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亲身发现了知识,也进行了思考。正是这样的高低结合,一节课从开始的无序热闹,逐渐汇总成了思维激荡,高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这样的“低结构实施”的课堂,可以让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在“过程”中学会学习,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和反思去“生产”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完成转识成智的过程。
2分层照顾差异,公平激发参与
对学生的成长来说,课堂的开放包容性十分重要。教师要努力营造课堂环境,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所有的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提出想法和建构自己的学科知识。
事实上,这一点非常难做到,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学习层次的差异,分层教学或许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我校也在进行着分层走班的尝试。
同时,我们也在探索用高低结合来解决以上问题。
从“高处”来说,就是教师要详细了解和跟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教学设计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低处”来说,在具体的课堂上,教师时刻不忘营造一种包容公平的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师生的思维互动。
我校的很多教师,在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之后会延长等待时间。
事实上,随着教师提问后等待时间的延长,更多的学生愿意主动回答问题,而且对问题响应的程度和思考深入度均有所增加,这也是另外一种“低处留空间”,教师的“等会儿”,给学生以思考、回忆、想象和构思的时间,这对所有学科的教学都具有普遍意义。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的教师对作业也进行了思考,在“高结构设计”下开发出了“低结构实施”的团队作业,以期能够激发不同学力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用隐蔽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慢慢养成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可以说,在这种“高低结合”的课堂上,学生体验到的是“由内而外”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更为高品质的智慧形成方式,也是最大化激发出学生的潜能的过程。
高低结合,张弛有度,收放得法,既能保障学生学科素养丰厚扎实,又能给学生个性、潜能展现与发展的空间——我校的师生在高效课堂的共同探求中共同成长,领悟“高结构设计与低结构实施”的“眼高手低”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