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9号·学校安全风险管理清单
附小【2022】19号 签字人:苏明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安全风险管理清单
根据济宁市《关于印发<学校安全风险管理清单>的通知》要求,现拟定《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学校安全风险管理清单》,学校各责任人、各部门结合校园安全、学生安全工作任务分工及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
一、学生预防溺水(分管负责领导:纪慧慧;责任科室:班级部)
(一)排查源头
1.海边;2.湖边;3.河边;4.水库;5.水塘;6.湿地;7.灌溉水渠;8.机井;9.坑(废旧矿坑、沙坑、石坑、土方坑等)。
(二)布设探头
1.主动联系村居、镇街巡查本区域危险水域发现;
2.家委会及志愿者巡查危险水域发现;
3.防溺水协调机制相关部门巡查责任水域发现;
4.乡镇(街道)派出所、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等通过查看监控或红外线探头等装置发现;
5.学生安全小组或群众举报发现。
(三)应急处置
1.发现未成年人在危险水域游泳嬉水:
(1)立即劝阻终止游泳嬉水行为,离开危险水域;
(2)按照警示牌提示通知水域管理人员加强管理。
2.发现有人溺水:
(1)立刻拨打110、120,并向周围呼救寻求帮助;
(2)现场利用抛救生圈、绳索、竹竿、树枝或连接衣物等方式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施救;
(3)将溺水人员救上岸后,立即采取口腔异物清理、控水和心肺复苏等措施施救;
(4)对有学生死亡的溺水事件,学校及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及时靠上处置,第一时间逐级上报情况。
(四)过程管理
1.强化安全教育。开展防溺水教育及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培训和演练;观看警示片、组织防溺水安全讲座等。
2.加强家校沟通。召开家长会,签订安全承诺书,教育引导家长落实好监护人责任。
3.关爱特殊群体。重点关爱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建立台账,跟踪服务。
4.严格水域管理。水域责任单位组织人员对危险水域进行常态化巡查;在危险水域设立警示标识,安装隔离带等防护装置,放置救生设备(救生圈、绳索、竹竿等)。
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分管责任领导:郭峰;责任科室:办公室)
(一)排查源头
1.对社会和政府不满、刑满释放或社区矫正人员;
2.精神病患者;
3.吸毒人员;
4.酗酒或醉酒人员;
5.强闯校门人员;
6.在校门附近逗留的闲杂人员;
(二)布设探头
1.安保人员通过24小时值班巡逻发现;
2.护学岗工作人员在上下学重点时段发现;
3.校园防暴巡逻队巡逻发现;
4.网上巡查监控识别发现;
5.家长及群众举报发现。
(三)应急处置
1.发现危险或可疑人员出现在校门口附近:
(1)立即驱离或劝离;
(2)视情况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2.发生暴力事件:
(1)启动一键报警并迅速向学校有关领导、人员报告有关情况;
(2)安保人员立即应对,制止暴力行为;
(3)学校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组织救治受伤人员,疏散无关人员;
(4)学校全力配合公安部门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控制事态发展。
(四)过程管理
1.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利用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防暴恐安全知识教育。
2.开展防暴应急演练。组织教职工及保安开展防暴应急演练,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3.中小学实行封闭管理。中小学(含幼儿园)实行校园24小时封闭化管理,严格落实门卫值守、来访登记制度。
4.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与社区、驻地公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定期会商机制,建立特殊人员台账,重点关注,联防联控。
三、消防安全(分管责任领导:王洪剑;责任科室:总务部)
(一)排查源头
1.电气线路老化或破损;
2.乱拉乱扯电线;
3.违规使用电器;
4.燃气泄漏;
5.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混乱;
6.消防设施损坏、消防通道堵塞;
7.安全培训不到位。
(二)布设探头
1.消防设施自动报警发现;
2.管理人员排查、巡查发现;
3.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主动发现;
4.各级督导检查发现;
5.家长及群众举报发现。
(三)应急处置
校园发生火灾时:
1.立即拨打119报警;
2.现场组织人员施救、灭火,有序撤离或疏散;
3.学校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配合消防部门及时灭火;
4.做好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减少财产损失,及时上报并做好善后工作。
(四)过程管理
1.强化教育演练。开展消防安全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全员参与的灭火疏散逃生演练,熟练掌握“一懂三会”(懂得本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消防技能。
2.严格落实责任。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消防责任落实到人,强化考核和责任追究。
3.加强日常管理。对容易出现消防风险的重点区域、重点设备,定期组织安全排查,做到每日巡查和月度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4.强化部门联动。联合消防部门,定期开展消防设施专项检测、安全排查和专业培训。
四、防治校园欺凌(分管责任领导:纪慧慧;责任科室:班级部)
(一)排查源头
1.拉帮结派的学生;
2.经常打架斗殴的学生;
3.性格暴躁的学生;
4.与社会人员交往密切的学生;
5.同学间矛盾未及时化解的学生。
(二)布设探头
1.视频监控巡查发现;
2.学生干部及信息员报告发现;
3.班主任谈话或家访了解发现;
4.公安、法院、检查等部门反馈发现;
5.学生缺勤缺课、学习成绩急剧波动、行为异常等发现;
6.家长和群众举报发现;
7.网络舆情发现。
(三)应急处置
出现校园欺凌事件后:
1.在场教职工和同学予以制止和劝阻;
2.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第一时间到现场指挥处置;
3.视情况拨打110报警,如有人员伤亡,及时拨打120送医院救治;
4.配合警方调查取证,做好家长调解等善后相关工作。
(四)过程管理
1.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开展学生防欺凌专题教育,强化法治意识,提升自我防护能力。
2.开展家长培训。通过家长会、专题培训会,压实家长监护责任,协助学校开展防欺凌工作。
3.严格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定期排查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
4.建立联动机制。与当地公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对严重欺凌事件依法依规处置。
六、实验室安全(分管责任领导:高喆;责任单位:教务处)
(一)排查源头
1.有毒有害化学品(剧毒、易制爆、易制毒、爆炸品等);2.危险气体(易燃、易爆、有毒、窒息气体等);
3.危险仪器设备(高温高压类、高速运转类、强电强磁类、激光类、机械加工类等);
4.危险废弃物(化学废弃物、生物实验废弃物、放射性废物等)。
(二)布设探头
1.消防、烟感热感、危险气体报警及日常监控等物理探头发现;
2.危化品监管平台发现;
3.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发现;
4.群众举报发现。
(三)应急处置
1.发生火灾后:
(1)第一发现人立即就近按下火警按钮报警,断绝着火现场电源,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
(2)组织人员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3)视情况拨打119报警,并立即组织撤离,由专业消防人员灭火。
2.少量化学品泄漏:
(1)根据泄漏物的性质,佩戴好呼吸等防护器具;
(2)用容器尽量回收泄漏物并按要求无害化处置。
3.发生化学品伤害:
(1)立即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
(2)迅速用大量清水或消除这类化学品的特种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保持创伤面洁净;
(3)及时送医院诊治。
4.化学药品(气、液、固体)中毒:
(1)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2)视情况采用人工呼吸、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
(3)配合医务人员转送医院治疗。
(四)过程监管
1.压实管理责任。明确学校、级部、实验室三级安全管理责任,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2.强化人员培训。开展“全员、全程、全面”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
3.严格物品管理。对涉及危化品使用的实验室,进行全过程的记录和控制,规范相关试剂和用品的采购、领取、使用及危废品处理等工作程序。
4.严格操作规程。对各类仪器设备使用时必须做到专人值守;对射线装置等特殊设备和放射源等特殊物品实施全过程管理,严格使用和报备。
六、食品安全(分管责任领导:高喆;责任科室:幼儿园)
(一)排查源头
1.原材料腐烂变质;
2.餐厨具未进行有效消毒;
3.操作环境不卫生;
4.水质不达标;
5.餐饮从业人员携带食源性传染性疾病。
(二)布设探头
1.学校或校外供餐单位每周自查发现;
2.市场监管部门季度检查和飞行检查发现;
3.上级教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督导检查发现;4.食堂从业人员例行健康体检或因病就诊发现;
5.学生家长和群众举报发现。
(三)应急处置
师生员工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后:
1.立即拨打120或通知家长将患病学生送医就诊;
2.学校负责人第一时间向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报告,对食品留样及操作间进行封控;
3.辅导员(班主任)对各班级学生健康状况进行摸排,发现有异常症状者及时送医就诊,追踪学生救治情况,保持密切联系,协助患病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学校配合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做好采样、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5.学校在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指导下,对食堂、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消杀;
6.学校根据调查结果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经市场监管部门审核同意后食堂方可重新启用。
(四)过程管理
1.压实工作责任。压实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强化对食堂管理人员及校外供餐单位的监督管理。
2.严格食堂“四查”。学校每周自查,每学期开学前开展饮用水检查;市场监管部门每季度对学校食堂实行全覆盖检查;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开展飞行检查;逐级开展每年不少于1次的督导检查。
3.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定期对餐饮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每年不少于1次健康体检,提高安全从业意识,杜绝携带食源性传染病上岗操作。
八、传染病防控(分管责任领导:郭峰;责任科室:办公室)
(一)排查源头
携带具有传染性的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的人员、动植物、物品。
(二)布设探头
1.在医疗机构就诊发现;
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3.实验室检查发现;
4.学校“一日三检”健康监测发现;
5.缺课缺勤原因追踪发现。
(三)应急处置
师生员工出现发热、咳嗽、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皮疹等症状后:
1.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学校立即组织患病人员送医就诊并及时通知家长(家属);
2.学校第一时间报告卫生健康、教育等相关部门;
3.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楼宇封控、人员转运等工作;
4.学校及时追踪学生救治情况,保持密切联系,协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5.学校在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指导下,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消杀;
6.学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四)过程管理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对传染病防控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
2.提高防控能力。组织学校医务工作人员参加传染病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强化学校校医配置,建立健全校园疾病防控体系,明确防控职责,制定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
3.强化健康监测。严格落实因病缺课(勤)登记追踪和“一日三检两报告”制度,确保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保持环境卫生。做好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学校人群聚集场所的清洁及通风换气,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杀工作。
5.密切家校协同。及时掌握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健康状况和接触史,避免学生带病上学。
八、心理健康安全(分管责任领导:纪慧慧;责任科室:少先大队)
(一)排查源头
1.生活环境变化大;
2.学习出现困难;
3.家庭变故;
4.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5.出现经济、就业、恋爱等问题;
6.性格孤僻、内向、不合群等;
7.过度使用网络(电子产品)沉迷成瘾;
8.受到批评或处分;
9.校园欺凌;
10.长期患病;
11.患有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性障碍、恐惧症等其他精神或心理问题。
(二)布设探头
1.心理测评筛查发现;
2.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反馈发现;
3.学校日常了解学生情况发现;
4.精神卫生机构评估或诊断发现。
(三)应急处置
1.发现学生一般性心理问题:
(1)班主任、辅导员耐心询问情况,谈话关心关爱;
(2)倾听学生诉说,帮助学生合理宣泄情绪;
(3)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积极调整、迎接挑战;
(4)持续跟踪关注,定期辅导沟通。
2.发现学生有自伤、自杀或伤害他人倾向:
(1)立即将学生转移到安全环境,安排专人全程监护,同时通知家长到校;
(2)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室)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或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就诊;
(3)根据评估或诊断结论,安排学生在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或回家休养。
3.发现学生有自伤、自杀或伤害他人行为:
(1)学校立即将学生送到医疗机构实施紧急救治,保护当事人安全,及时报告教育、公安等部门并通知家长;
(2)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产生不良刺激;
(3)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
(4)正确引导舆论,防止次生事件发生。
(四)过程管理
1.加强宣传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定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等主题教育活动。
2.掌握思想动态。辅导员(班主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及学习生活中的现实困难需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
3.定期心理筛查。完善心理测评筛查方式,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筛查,建立全员心理健康电子档案。
4.科学咨询服务。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向学生提供系统、专业、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
5.及时信息报送。在班级设心理委员,强化辅导员(班主任)责任,发现学生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6.强化跟踪帮扶。根据信息和评估结果科学预警分级,对特殊学生制定心理帮扶方案,专人跟踪,确保效果。
十、大型活动安全(分管责任领导:纪慧慧;责任科室:少年大队)
(一)排查源头
1.学校组织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2.学生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活动;
3.组织学生校外实习等。
(二)布设探头
1.强化审批备案;
2.学生自愿、家长同意;
3.事前评估、提前现场考察;
4.学生家长和群众举报发现;
5.关注研判气象信息发现。
(三)应急处置
1.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出现问题、学生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活动:
(1)学校立即将学生送到医疗机构实施紧急救治,保护当事人安全,及时报告教育、公安等部门并通知家长;
(2)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产生不良刺激;
(3)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
(4)正确引导舆论,防止次生事件发生。
2.组织学生校外实习。
(1)立即拨打110、120报警;
(2)学校带队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第一时间上报学校主要领导,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3)做好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
(4)妥善处置,调查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四)过程管理
1.压实工作责任。压实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强化集体活动的集体讨论决定。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
3.强化师生培训。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按照中小学一月一演练,幼儿园一季度一演练,提高应处置能力。
4.加强集体活动的审批备案。
5.加强事前评估和现场考察,购买学平险等意外保障,强化风险保障。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202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