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实施路径
浅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实施路径
【编者按】面对1995年以来,一波又一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热潮,从语文反思到民间读经,从民间读经到“中华诵·经典诵读”,从经典诵读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下而上,海内外,大陆台湾,读书和乡村,沿海和内陆,到处都弥漫着一种传统文化学习热,学堂、私塾、书院到国学院、国学培训中心不断崛起……然后,我仍然要说,不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望过高,不要走向极端,不要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功利心态。 文化不要被绑架!
那如何解决真问题呢?
以下是应《北京教育》写的一篇文章,杂志在刊登时做了必要的删节,现在全文发布如下,请打击批评!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广义而言,家庭、社区、学校、机关单位都可以开展。狭义而言,特指将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体现着民族情感认同、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的基本典籍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也称“中华经典教育”、“国学教育”、“读经教育”。
文明是普世的,文化是特殊的。在全球日益变成“地球村”的今天,为何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便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问题。传统文化内容包罗万象,即使经典也是浩如烟海,如何选择必要的内容进行教学?如何在当下的大中小学开展具体的系统教学?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有何特殊意义?这些问题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需求,既与文化信念相关涉,又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关联。
内容选择,第一要按照符合传统文化的独有特征和传承的内在规律进行,第二要针对当下社会文化的缺失,第三,要根据青少年课堂学习传统文化的教学规律来进行。
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形态,无论是从汉学到宋明理学,还是清代的乾嘉考据,乃至近代的新儒家学说,都改变不了这一历史形成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继承、吸收和弘扬这一传统。在21世纪的当下,在人类面临诸多的困境下,我们必须从这一文化发展的内生性演变出发来思考问题。特别是要思考哪些文化在中国是比较明显的,在外国是不明显的。葛兆光先生据此提出汉族中国文化的五大特征:第一,汉字的阅读、书写和通过汉字思维。第二,家、家族、家国以及在这一社会中产生的儒家学说,比如,内外有别和上下有序。第三,三教合一: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第四,阴阳五行学说。第五,天下观念。如果我们要选择内容,一定特别考虑这些中国文化的独有特征,才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有之处;张志公先生在其《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一书中,根据对宋代以来的传统语文教材的研究,提出,第一,传统语文的教材和学习方式符合汉字韵律和汉语韵语的教学规律,第二,传统语文在识字与读经、写作之间有一个常识的学习阶段。所以,开展以经典诵读为主的传统古诗文学习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对民族的兴衰成败、对社会的礼仪制度、对琴棋书画等的文化常识的学习,尤其要补课。近代以来,我们强调科学常识的普及,比如科学、自然等学科的开展,《十万个为什么》图书的流行,但中国历史常识、礼仪生活常识、文化常识的普及却没有提到应有的位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社会上问题也不少,价值取向紊乱,伦理秩序破坏,比较典型体地体现在家国关系、社会关爱、人格养成方面。如何养成青少年的君子人格,立己达人,家国情深,是当下社会对传承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期望。
当前,课堂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制以其面向大众的高效著称,以知识传播和技能培训为主,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是内在精神的构建,是情感态度的高度认同,如此,我们用学科化的教学模式来传播传统文化,可能不会贴切,再加上应试的评价体系,极有可能导致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没有完善,反而会成为青少年最不愿意学习的内容之一,在课堂上解决文化传承的大众化、可量化的效率追求与文化传承的个性化、不可量化的质量提升之间的内在矛盾,是当前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难点。
综上所述,在当下学科化教学的大背景下,选择什么作为教学的内容,必须考虑到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下社会的文化精神需求以及课堂教学的优劣势。从这出发,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归纳为三个类型,即积累型课程、常识型课程和体验型课程。
积累性课程。就是以自1995年以来提倡的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课程,如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数量,高中语文增加中华文化经典研读模块,经典诵读大赛,民间私塾、学堂、书院和家庭中的诵读《论语》一百等,都可以说是这一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以“背诵十万字、熟读百部书、能写千万言”的“经典素读”教学的出现,更是这一积累型课程的最典型代表。让青少年熟读中华民族的经典篇目,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基本共识之一,所以,通过教师的快慢范读,再通过学生的跟读、对读、接龙读、唱读、镂空读等朗诵、吟诵方式,就成为积累型课程的主要实施路径了。
常识型课程。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基本上是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化过程,导致的结果就是民族历史的虚无,经典文化传播的中断,礼仪等生活常识的丢失,以至于我们当代的青少年对民族上发生的典章制度一无所知,对琴棋书画武术太极中医中药等基本常识缺乏了解,对传统礼仪等生活常识缺乏必要的训练。这一类课程的探索在中小学校也比较普遍,遗憾的就是没有整体安排,以至于很多的校长和教师、家长觉得传统文化常识无法了解,不敢亲近,其实,如果能通过全社会的关注,我们能推出《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礼仪文化常识》《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系列图书、音视频课程,通过课外阅读,是完全可以有效解决文化常识建构的问题的,教师只需要加以引导,给予阅读书目、阅读时间和阅读激励的支持。
体验型课程。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不能解决知行合一、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等困扰中西方文化发展的问题,那么,文化的传播效果是极其堪忧的,而这正是体验型课程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对于欧美近代教育发展而言,尽管世俗教育发展迅猛,但教会教育并没有消失。所以近代教育开始时,张之洞先生就说:中国之经学,即西方之宗教,提出中体西用观。康有为创立孔教会,乃至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东西方文明之争,甚至到20世纪80年代的蓝色文明与黄色文明之争,都是对中华文化继承的内在必要性进行研究。然而,一切文化的要道,乃至文明的优秀成果,如果不能被生命体验并带入到日程生活中,那么,再绚烂的文化最终会进入博物馆,供人瞻仰而已。所以,让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义理,比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等有切身的感受,就成为当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主要工作了。比如吟诵古诗文就是一种很好的符合体验型课程的教学手段之一,吟诵可以将个性化体验与文化的情感认同高度统一起来,起到以文化人的滋润人生目的。而通过游学,比如凭吊古人、实地游历山川等,也是体验型课程的应有之义。不过,目前体验型课程的内容设置、方式方法、评价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有待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据此,我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建设“7+1”模式,“7”指识字教学、常识教学(社会生活常识、历史常识、文化常识)、经典诵读(朗诵和吟诵)、写字和书法、经典阅读、经典解读、古诗文欣赏与创作等七个方面,“1”就是修身。现在经典诵读、写字和书法已经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诵读活动开展较多,写字和书法课已经进入课堂,但其他的教学还需要完善。除此以外,配套的修身作为必要的补充,比如《弟子规》情景教学、古人为人处事的智慧箴言录以及典故等。
当代青少年要学习的内容是越来越多,学习负担越来越重,但是课程设置并不是最难的,难点在于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这些课程或者这些教学,以及如何评估这些课程或教学。
从当下的社会来说,通过古诗文的学习,提高青少年的母语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青少年的记忆力以及构建相对完善的人格,以上三点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认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朴素的认识,尤其是开展经典诵读的学习动力。但是仅仅有这些共识是不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从全人类发展的角度说,是提供给全世界其他文明的有益补充乃至引领,从民族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中华传统文化浓郁的仁爱思想、人本思想、民本追求、人格养成、天下情怀,恰恰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确立自我、实现理想的最佳路径,有此,则有我们这个民族的独特价值,无此,则没有我们这个民族的独特价值。至于评估,则是要摆脱功利至上的应试教育之后,自然有更多的评价手段可以建立。